本报独家专访:新疆三文鱼、内蒙大螃蟹水产专家来琦芳揭密海鲜搬家背后的故事

  据媒体报道,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区养殖螃蟹、三文鱼、对虾等水产品获得很好的收益。这些水产品通常都是生活在海水中的,怎么来实现“搬家”到内陆,而且是在盐碱地养殖成功?我国开展盐碱地水产养殖取得了哪些成绩,实践中存在哪些难点?针对这样一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

  中国环境报:很多新闻媒体报道提到,内陆养海鲜取得很大成功。对于“海鲜陆养”这一个话题,您怎么看?

  来琦芳:通常,我们把河里养的叫河鲜,湖里养的叫湖鲜,海里养的叫海鲜,内陆不是用海水养的,对于内陆养海鲜的说法,可能普通百姓比较好理解,但我们在业内不是特别认可。水产品大体上分为海水种类和淡水种类两大类,还有既可以在海水也可以在淡水中生活的种类,但也不是绝对只生活在海水和淡水中。比如,三文鱼的一个亚种,在淡水里出生,在海里生长,成熟期又回到淡水里繁殖。又比如我们常见的南美白对虾,适应能力很强,不但可以在海水里养殖,还可以在淡水里养殖所以,简单地说“海鲜”,可能会给大家一种误解,我觉得叫水产品更恰当一些。

  中国环境报:我国一些地方在开展盐碱地养殖,盐碱水和海水相比,有什么异同?

  来琦芳:盐碱水和海水都是有盐度的水,统称为咸水,盐度在1‰以上。海水的特点是化学组成的恒定性原理,国外称之为Marcet原理或Dittmar定律,也就说,全世界各地的海水中离子比例是恒定的,离子种类也是相同的,只有盐度高低的不同。如果从水化学组成来说,海水只有一种类型,氯化钠型,即最多的阳离子是钠离子,最多的阴离子是氯离子。

  与海水不同,盐碱水的种类很多,有硫酸盐型、氯化物型、碳酸盐型等,盐碱水成分受水源和流经地质影响很大。我们曾经在一条路的两侧取水检测,发现水质类型截然不同,一边可以养虾,另一边就不能养。因此,盐碱水的一大特征就是化学组成很复杂,有些水质还会随季节发生明显的变化,开展盐碱水养殖,不能单纯看盐度,一定要弄清楚水质的离子组成和比例,才能明确什么能养、什么不能养。

  我们常说,盐碱水有“三高”:pH值高、碳酸盐碱度高、离子系数高。针对这“三高”,我们研究了一系列的盐碱水质改良调控技术,如果合理使用,调控好水质,养殖就会成功。

  来琦芳:我做盐碱水养殖研究已经30多年了,从1992年进入单位工作就开始了。

  内陆地区的水产养殖基本都是使用淡水,在传统观念中,盐碱水是废水。根据《农业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非盐碱土地区农业灌溉水的全盐量不大于1000mg/L,盐碱土地区不大于2000 mg/L。也就是说,在农业生产上,盐度超过2‰就很难利用了,就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现在,很多地方也在进行盐碱地开发。我们当时觉得,若能够利用盐碱水进行水产品养殖,能够大大减少一部分淡水需求,而且也不会与农业生产、人类生活争水,是一举多得的事。

  我们最早的盐碱水养殖项目在陕西省大荔县,养的是中国对虾。当时,我们在实验室做了很多实验,认为这件事可行,就去大荔进行实地养殖,那时候条件比较艰苦,连养殖池旁边的房子都是我们自己盖的,当年我们就获得成功,验证了盐碱水能够适用于水产养殖,后来换成了南美白对虾,也就是现在市场上主要虾的品种,这种虾适应能力强,产量高,效益好。

  来琦芳: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大家对盐碱水的认识不足。有的人上来就问我,盐碱水养的鱼虾能吃吗?我觉得盐碱水是一个还没有被挖出来的矿藏,很多人认为盐碱水就是废水。在农业生产中,植物对盐的耐受性很低,但水生生物的耐盐性很强。所以,我们利用这一特性,把盐碱水利用起来,也是一种很好的利用方式。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盐碱地开发利用。不管是中西部的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还是东部的江苏、河北、天津等地,都开展了盐碱水养殖,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中国环境报:对于同样的水产品来说,盐碱水养殖的成本是不是比海水养殖要高?

  来琦芳:不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00年前后,我们在河北沧州开展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当地的盐碱水因为始终没开发,水里的鱼虫等很多,可谓“饵料生物的天堂”。开始我们基本饲料喂不进去,靠这些鱼虫等生物,养殖的虾就吃饱了,一直长到七八公分,才开始投喂饲料。这样的情况下,成本肯定会有优势。

  开展盐碱水养殖,首先要测水,就像给人看病搭脉一样,根据水质选择养殖品种。但是有些人盲目地将盐碱水和海水对比,缺什么就加什么,也增加了养殖成本,我不太建议采取这样的方式。一些水生生物的适应能力还是挺强的,以虾为例,不是只用海水才可以养,很多盐碱水也可以养。有些老百姓愿意这样做,还是因为对盐碱水不了解,而且海水养殖的历史比盐碱水养殖长得多,经验积累也更多,把盐碱水配成海水,就可以参照海水养殖的做法了。我认为,应该鼓励大家充分的利用盐碱水,而不是把盐碱水变成海水、照搬海水养殖方法,这样做的意义不大。

  中国环境报:开展盐碱水养殖对旁边的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

  来琦芳:我们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盐碱水养殖对周边的土壤有一定的改造作用。我们在盐碱地开挖池塘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土壤里的盐会随水进入池塘,周边土壤的盐都就降下来了。原来盐碱地返盐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通过水产养殖,实现了一举两得。所以,可以把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16年,甘肃景泰的政府部门负责人找到我们,当地土壤盐碱化造成耕地退耕,想通过盐碱水养殖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去看了之后,建议当地将池塘挖深一些,周边塘埂做得宽一些,进行水产养殖的同时,在塘埂上试种农作物。结果,他们惊喜地发现,在原先已经没办法耕种的土地上,麦子竟然出苗了。

  在养殖尾水处理方面,我认为,与其花很大力气治理改造,不如直接利用。我们也在进行一些资源化利用的探索,养殖尾水中主要是粪便、残饵等有机污染物,把水产品的粪污收集起来之后,经过加工处理成为有机肥,用于盐碱地治理改造,能够大大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现在,我们正在努力打造这样的循环产业链,做好水产品养殖的同时,促进种植业发展,同时尽可能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在这方面,我们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具体细节上还要进一步完善。

  中国环境报:根据您这些年进行盐碱水养殖的研究,您认为,要开展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格外注意什么?

  来琦芳:首先,要加强对盐碱水的认识。我曾在西部某地检测水质发现,当地的水适合养虾。过了一段时间再去,发现水跟之前不一样了。当地负责人说,之前那个水不行,是盐碱水,我们都换成了好水,现在是黄河水。很多人的观点都是这样的,对盐碱水的认识不足。其实,实践告诉我们,就养虾来说,盐碱水比淡水养殖更有优势。因此,要搞好盐碱水养殖这件事,就要充分认识盐碱水的特性,把盐碱水作为一个单独水质来看,而不是参照海水或者淡水养殖,简单照搬经验。

  第二,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内陆偏远地区,当地人在盐碱水养殖方面的经验不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这种情况下,就不要盲目追求高产,因为越追求高产,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管理越精细。只要实现稳定的产出,也能获得稳定的收益。比如,在东部沿海地区养殖的话,因为土地租金高,必须要达到亩产上千斤,才能赚钱,这对养殖技术水平要求也高。但在西北内陆地区,土地租金便宜,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每年都能达到亩产五六百斤,也能有不错的收益,而且亩产低对养殖技术方面的要求也会降低。

  第三,把盐碱水养殖和农作物种植、盐碱地治理结合起来,发展前途可能更好。单纯进行盐碱地治理改造,需要的投入很大。结合盐碱水养殖,在获得水产收益的同时,减少土壤中的盐度,从而使土质获得改善,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版权所有 © 安博|电竞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