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法海水淡化实验报告(共7篇)doc
海水鱼糜 2023-09-05

  蒸馏法海水淡化实验报告(共7篇) 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改进 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改进方案 参赛员:玉泉学校 巫小琴 一、实验名称:蒸馏法淡化海水 二、实验目的:使学生会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海水中的盐。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 海水,硝酸银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按化学(鲁教版)教材下册p6图中所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大试管中加入约5mL~10 mL海水,塞好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所产 生的现象。 3.停止蒸馏,将大试管冷却。 4.向大试管中剩余的海水和小试管中的冷凝水中分别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 察、对比并记录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已知氯化钠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映,产生 白色沉淀)。 5.实验结束,整理仪器。 五、实验改进意图: 本实验对化学(鲁教版)下册书中p6“蒸馏法淡化海水”这一探究实验进 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的是:“往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 察所发生的现象”改为“向大试管中的海水和小试管中的冷凝水中分别滴加几滴 硝酸银溶液,观察、对比并记录两支试管中的现象”。改进之后,能够最终靠对比, 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蒸馏法淡化海水后海水中的成份变化。 书中第三步:“往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所发生的 现象(已知氯化钠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映,产生白色沉淀)。”括号中的标注内 容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误认为向小试管中的冷凝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后, 应该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一现象。所以,我认为如果实验时向两支试管中 都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则能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蒸馏后的冷凝水中无氯化钠 从而能用蒸馏法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 篇二:蒸馏法海水淡化 洪超 实验探索;海水淡化和蒸馏法 必备用品:大罐头盒(奶粉盒为好)、牛奶盒(250ml)、凉水、食盐、便携式煤气炉、硬币、保鲜膜。 1.在大罐头盒里倒入1/4~1/3的盐水。 2.在洗净的牛奶盒里装进用保鲜膜包好的石头,然后把这牛奶盒立在装有盐水的大罐头盒里。 3.用保鲜膜轻轻盖住装牛奶盒的大罐头盒,然后在上面放上硬币,使倾斜的部分对着牛奶盒的开口。 4.点燃便携式煤气炉,加热大罐头盒。 5.当保鲜膜呈灰白色时,在保鲜膜上缓慢地倒一点凉水。当牛奶盒里积水后,拿出来尝一尝。 为何会那样呢? 牛奶盒里的积水没有咸味。 实验原理: 盐水沸腾时所产生的蒸汽是什么呢?水的沸点是100℃,而盐的沸点却是1413℃。因此变成蒸汽的自然是水,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保鲜膜上倒凉水是为了使保鲜膜下面弥漫的水蒸汽变成水珠。你见过冬天玻璃窗上凝结的水珠吧?同样的原理,热蒸汽在保鲜膜处与凉水相遇被冷却后变成了水珠,然后沿着倾斜面滴入牛奶盒里。 像这种沸腾点不同的物质混合在一起的溶液,可利用加热方法能把某一种物质分离出来。这种方法叫蒸馏,蒸馏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利用。 例如,制造父亲们爱喝的酒时,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利用沸点为78℃的酒精与沸点为100℃的水的沸点差,提取纯酒精而制造酒。 在提炼石油时也用蒸馏法。原油是具有深蓝色的黏状液体,与个人会使用的汽油和煤油有很大不同。加热原油时,可根据沸点的不同,依次提炼汽油、萘和煤油等。 篇三: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最新案例范文)详细编制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博思远略编制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研报告思路 .................... 3 一、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 3 二、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 本要求 ......................................................................................................................................... 3 第二部分甲级资质单位编制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2013发改委标准) ......................................................................................................... 5 第三部分关于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研不同用途及编制重点差异的说 明 ............................................................................................................................................ 11 一、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研报告按用途分类构成 ........................ 11 二、用于发改委立项的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独 特性说明 ................................................................................................................................. 11 三、用于银行贷款的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独特 性说明 ...................................................................................................................................... 12 四、用于申请用地的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独特 性说明 ...................................................................................................................................... 13 五、用于IPO上市募投的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研报告编制独特性 说明 ........................................................................................................................................... 15 第四部分 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研编制热点问题与专家答疑集锦 .. 16 一、企业在项目立项备案过程中需要做哪些工作来提高通过率? ............... 16 二、哪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具有发改委甲级资质的机构撰写? ..... 17 三、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投资决策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博思 远略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 18 五、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流程及各阶段提交材 料清单? ................................................................................................................................. 19 第五部分 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市场前景+技术 可行性+经济可行性) ...................................................................................................... 21 一、“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 21 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 21 四、“节能方案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 22 五、“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 23 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 24 七、“经济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 25 八、“社会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 26 第六部分 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节选(基于成功案 例) ....................................................................................................................................... 28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方案 ........................................................................................... 28 二、企业介绍说明(图形数据归纳直观化) .......................................................... 29 三、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设计方案(根据要求可做效果图) ............................. 29 四、项目综合能耗方案设计 ........................................................................................... 30 五、项目投资构成方案设计 ........................................................................................... 31 六、项目设备选型方案设计 ........................................................................................... 33 七、项目生产工艺流程方案设计 .................................................................................. 35 八、项目市场前景分析(基于大量数据) ............................................................... 36 九、项目盈利模式分析 ..................................................................................................... 38 十、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 38 第七部分博思远略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 .... 40 一、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研报告涉及关键词 .................................. 40 二、编制团队构成 .............................................................................................................. 40 三、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版甲级资质)编 制工作流程 ............................................................................................................................ 40 第八部分最新可行性研究成功案例(包括但不限于)............................................ 42 第九部分关于北京博思远略咨询公司 .......................................................................... 49 第一部分博思远略编制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研报告思路 一、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二、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 政策的基本 要求 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工程咨询的重要业务内容,需要把贯彻“十二五”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才能使可行性研究工作符合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博思远略公司秉承五大基础要求: 第一,从提供投资效益、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对市场的深入分析、技术的先进适用性评价和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 第二,从以人为本的方面出发,全面关注投资建设对所涉及人群的生活、生产、教育、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从全面发展的方面出发,深入分析投资建设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从协调发展的方面出发,综合评价投资建设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第五,从可持续的方面出发,统筹考虑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项目投资建设中资源、能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篇四:海水淡化调研报告 海水淡化的概念和意义 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指将水中的多余盐分和矿物质去除得到淡水的工序。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海水淡化即利用术,能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有时食用盐也会作为副产品被产出。 地球表面虽然 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 个,缺水人口将达 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大多分布在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快速地发展,淡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珍贵。淡水资源紧张是全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将海水进行淡化处理的原理 海洋水占全球水总储量的97 % ,而人类有近七成居住在距大海不到120公里的地方,因此海水淡化成为新水源开发的必然趋势。海水淡化就是将海水脱除盐分变为淡水的过程。 海水水质的主要特征是: (1) 含盐量高,一般在35g/ L左右 (2) 腐蚀性大 (3) 海水中动、植物多 (4) 海水中各种离子组成比例较为稳定 (5)pH变化小,海水表层pH在811~813范围内,而在深层pH则为718左右。 图表 1海水中主要离子成分 海水淡化方法分类及其原理 根据分离过程,海水淡化最重要的包含蒸馏法、膜法、冷冻法和溶剂萃取法等。蒸馏法海水淡化是将海水加热蒸发,再使蒸气冷凝得到淡水的过程,又可分为多级闪蒸、多效蒸发和压气蒸馏。膜法海水淡化是以外界能量或化学势差为推动力,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将海水溶液中盐分和水分离的方法,由推动力的来源可分为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冷冻法海水淡化是将海水冷却结晶,再使不含盐的碎冰晶体分离出并融化得到淡水的过程。溶剂萃取法海水淡化是指利用一种只溶解水而不溶解盐的溶剂从海水中把水溶解出来,然后把水和溶剂分开从而得到淡水的过程。 海水淡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当时的水手用海绵吸收海水蒸发出的水蒸气,然后将凝结的淡水挤出以供旅途之需。海水淡化线世纪后期。最早的海水淡化处理厂于1881年在地中海马耳他岛上建成,岛上的饮用水大部分来源于海水淡化处理。现代海水淡化方法的早期研究开发中,蒸馏法特别是多级闪蒸法应用最为广泛。近二十年来反渗透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总容量已经接近多级闪蒸的容量份额。 第二节 海水淡化工艺分析 一、海水淡化的方法 多级闪蒸(MSF) 多级闪蒸是多级闪急蒸馏法的简称。其原理是将原料海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引入闪蒸室 ,由于闪蒸室中的压强控制为低于热盐水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气压,所以热盐水进入闪蒸室后即成为过热水而急速地部分汽化,所产生的蒸气在冷却水管外壁冷凝为所需淡水,同时热盐水自身的温度降低。原料海水在进入加热器前作为冷却水冷凝闪蒸室中的蒸气,换热后温度上升,能节约大量能源。多级闪蒸的整个设备由多个闪蒸室构成,每一级闪蒸室里面能够实现一个完整净化过程。热盐水依次流经若干个压强逐渐降低的闪蒸室逐级蒸发降温,浓度逐级增大,直到温度接近(但高于)天然海水温度。 多级闪蒸技术利用热能和电能 ,适合于可通过热源的场合,通常与火力发电站联合建设与运行。由于其技术最为成熟,海水结垢倾向小、设备简单可靠、易于大型化、操作弹性大、运行安全性高以及可利用低位热能和废热等优点 领域仍属第一。 图表 2 多级闪蒸原理示意图,目前多级闪蒸的总装机容量在海水淡化 反渗透( RO) 用膜将含盐浓度不同的2种水分开,在含盐的一侧外加一个压力,使之大于膜两侧的渗透压力差,迫使水从高浓度溶液中析出并透过膜进入低盐浓度溶液,这就是反渗透原理。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所示,由4个主要部分构成: (1)预处理; (2)高压泵; (3)膜组件; (4)后处理。其中,预处理是对进料海水做处理,通常包括去除悬浮固体,调节pH,添加临界隐蔽剂以控制碳酸钙和硫酸钙结垢等 ,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膜。高压泵用于对进料海水加压,使之达到适合于所用膜和进料海水所需要的压力。膜组件的核心是半透膜,它截留溶解的盐类,而允许几乎所有不含盐的水通过。后处理主要是进行稳定处理,包括p H调节和脱气处理等。 图表 3 反渗透系统流程图 作为膜组件的核心,半透膜的材料一直更新以更好地适应工业应用。最早使用的膜材料是醋酸纤维素,后来逐渐被其他的醋酸纤维素、聚酰胺和其他聚合物等各种配料或衍生物取代。20世纪50年代末,劳伯和索里拉金开发了不对称醋酸纤维素膜,将膜材料的发展引入了新的阶段。不对称膜(也称作薄膜复合膜)有2 个连贯的部分:第一部分是与盐水溶液接触的表层(截留层) ,决定膜的性能;另一部分是多孔支撑层,支撑上述表层,同时允许水通过。现在生产中使用的膜绝大部分是不对称膜 ,它允许被复合的材料具备最佳的表层截留特性,同时背称材料具备防压实的特性。不对称膜可分为固态膜和动态膜2种,前者有4种基本构型:板框 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纤维式。 反渗透工艺中,通过改变膜组件的数量和组合方式能达到不同的效果。目前的工艺主要有单级、并联、截留级和产品级。单级是最简单的组合,只有一个适当容量的膜组件;并联是指多个膜组件并联以提高产量,系统的脱盐率和回收率不改变;截流级也称多级或串联,从1级截留的浓缩盐水作为第2级的进料水,能大大的提升系统的回收率;产品级很适合海水脱盐,从第1级出来的淡水作为第2级的进料液,能大大的提升脱盐率,同时从第2级出来的截留水还可与原料海水混合进行再处理,提高回收率。反渗透技术只利用电能,适合于有电源的各种场合。由于具有无相变、节省能源、适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等特点,近二十年来反渗透 技术发展速度最快,淡化成本也降得最快,其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总容量已经接近多级闪蒸的容量份额。 冷冻法 冷冻法,即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淡水变成固态冰的同时盐被分离出去。冷冻法与 蒸馏法都有难以克服的弊端,其中蒸馏法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在仪器里产生大量的锅垢,而 所得到的淡水却并不多;而冷冻法同样要消耗许多能源,但得到的淡水味道却不佳,难以使用。 太阳能法 人类早期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进行蒸馏,所以早期的太阳能海 水淡化装置一般都称为太阳能蒸馏器。馏系统被动式太阳能蒸馏系统的例子就是盘式太阳能蒸馏器,人们对它的应用有了近 150 年的历史。由于它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取材方便,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目前对盘式太阳能蒸馏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材料的选取、各种热性能的改善以及将它 与各类太阳能集热器配合使用上。与传统动力源和热源相比,太阳能具有安全、环保等优点, 将太阳能采集与脱盐工艺两个系统结合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海水淡化技术。太阳能海水淡化 技术由于不消耗常规能源、无污染、所得淡水纯度高等优点而逐渐受到大家重视。 低温多效 多效蒸发是让加热后的海水在多个串联的蒸发器中蒸发,前一个蒸发器蒸发出来的蒸汽 作为下一蒸发器的热源,并冷凝成为淡水。其中低温多效蒸馏是蒸馏法中最节能的方法之一。 低温多效蒸馏技术由于节能的因素,近年发展迅速,装置的规模日益扩大,成本日益降低, 主要发展的新趋势为提高装置单机造水能力,采用廉价材料减少实际工程造价,提高操作温度,提高传热效率等。 电渗析法 该法的技术关键是新型离子交换膜的研制。离子交换膜是0.5-1.0mm 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选择透过性区分为正离子交换膜(阳膜)与负离子交换膜(阴膜)。电渗析法是将 具有选择透过性的阳膜与阴膜交替排列,组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邻隔室 海水浓缩,淡水与浓缩水得以分离。电渗析法不但可以淡化海水,也可当作水质处理的手 段,为污水再利用作出贡献。此外,这种方法也慢慢变得多地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浓缩、分离与提纯。 压汽蒸馏 压汽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是海水预热后,进入蒸发器并在蒸发器内部分蒸发。所产生的 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提高压力后引入到蒸发器的加热侧。蒸汽冷凝后作为产品水引出,如此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 露点蒸发法 篇五:辅机实验报告 实验十九 造水机的操作与管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船用整流式海水淡化装置的操作程序; 2.熟悉烟度计的调校方法? 3.熟悉海水淡化装置的管理要点。 二.工作原理简介 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采用沸腾蒸馏法,从海水中制取淡水。海水在装置中沸腾、 蒸发、分离和冷凝等过程转化为淡水。 海水淡化装置的下壳体侧流入加热水(在船上为主机缸套水,实验室为热水箱的 水),其热量通过管壁传给在管内的海水,管内的海水处在 93%的真空状态下,受热 后 图 19—1 造水机原理图 开始沸腾、蒸发,部分汽化上升,其余海水形成浓缩盐水由喷射泵抽出。上升蒸汽经 分离器分离后从两侧进入冷凝腔,蒸汽在冷凝腔内被流动的冷却海水冷凝成蒸馏水, 由凝水泵抽出送到淡水箱,而不凝性气体则通过抽气管被喷射泵抽走。整个蒸馏过程 都是在高真空状态下完成的,靠喷射泵抽吸不凝性气体和浓盐水,便装置维持高线 淡水中的含盐量由盐度计来测量,在本实验装置中用电导仅代替盐度计。装置电 导议报警点设为 20 u s/cm (10p p m),蒸馏水的电导率≤20 u S/。m,则水送 至淡水箱,否则为不合格水,直接排出(实船上回到海水供给管继续进蒸馏器蒸发), 并在控制箱上声光报警。 设备简介: 型号 ZFS1.5 蒸馏水产量 l.5t/d 热水入口温度 ≧ 65C 热水流量 6m/h 冷却海水温度 30C 冷却海水流量 6 m/h 蒸馏水电导率 ≦20 μ s/cm (10ppm) 装置功率 2.8 KW 海水淡化装置分上、下壳体,冷凝器和分离器布置在上壳体内,加热器布置在下 壳体内。上壳体上部居中横卧着冷凝器壳体,内设 U 形冷凝管束,管子端部与管板胀 接固定,冷凝器端盖内有隔板,使冷却水在冷凝器管子中形成多次回流.冷凝器上方 有敞开的进气口,在冷凝器的适当位置装有空气抽吸接管和凝水排出接管。上壳体下 部设有浓缩盐水排出接管。 本装置通过冷凝器下方两侧挡板对蒸汽一次分离。下壳体内的加热器,其管束为 普通光管,直立安装,管子胀接于管板上,使管板、管子和下壳体成为不可拆卸的整 体。 海水系统:由海水箱、海水泵、冷却塔组成。从海水箱出来的海水经海水泵,第一 路经滤器、截止阀和孔板组进入下壳体,对装置进行给水。第二路经过喷射泵,作为 喷射泵抽除盐水和气体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水,从喷射泵出来的水,作冷凝器的冷却用水。 热水系统:由热水箱、热水泵和加热器组成,热水箱的水经蒸汽加热器加热成 65C 左右的水,进入下壳体加热器中,加热海水,使之蒸发成蒸汽。 蒸馏水系统:蒸馏水自冷凝器下部接管被凝水泵抽出,经传感器、止回阀、弹簧负 荷阀(背压阀)、截止阀到淡水箱。为控制蒸馏水的盐度,配有电导仪(盐度计),这 样,凝水泵出口,除上述管路外,还另设有一路带电磁阀的支管,把不合格的蒸馏水 排出。 四.操作与管理 (一)起动前的检查(参见图 19—2) 1.检查本装置所属机电设施、附件和仪表是否完好。 2.检查各连接件的接头处的紧密性。 3.检查所有阀门是否完好。 4.检查外接电源是否畅通。 3 03 图 19—2 造水机实验设备系统图 (二)起动 l.接通控制箱上的电源(AC380V 和 AC220V)。 2.关闭线.打开海水系统中的截止阀 1、2、3、4、5。 4.起动海水泵(起动按钮在控制箱上)。 5.调节旁通阀 2,使管路上的压力表指针指到 0.4 MPa 左右,流量计流量 5.6t/h 左右, 否则检查原因。 6.打开抽气管路和浓盐水管路上单向阀 6、7,装置开始抽真空,装置内线min 时间,否则,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7.当装置内线MPa 时,徐徐打开给水阀 8,打开控制箱上的观察灯开关, 从上壳体上的观察窗中观察,其水位控制在距蒸发器上管口板以上 10mm。左右。 8.打开热水泵前后阀门 10、12,及加热器进出口阀 13、14,按热水泵起动按钮,起 动热水泵。 9.观察热水流量计,看是否有热水供给淡化装置,否则停机检查其原因。调节热水 旁通阀 11,使流量计流量控制在 6t/h左右,观察热水入口温度表,热水温度应在 65C 左右,否则调节加热器前蒸汽入口阀,使热水达到一定的要求的温度。 10.装置开始造淡水。通过上壳体上的观察窗观察,装置内加热器上管口应清晰可见, (即在蒸发时看不到海水溢出加热器管板,否则说明给水阀开启过大,应调节给水 阀)。装置内呈沸腾状,有“雨水”落下。记录给水压力值。作为下次运行海水淡化 装置给水压力的参考值。 11.运行 10min 后,起动凝水泵,凝水泵出口应有一定的正压力。如果凝水泵出口压 力为零,甚至为负数,则要停凝水泵,待会儿再打开。 12.打开电导仪(盐度计),打开单向阀 16 及淡水管路上的所有截止阀,观察淡水流 量计,看是否有淡水出来。 (二)运行则管理 1.运行过程中,应严控给水调节阀 8,控制给水量,给水量应控制在造水量的 3~ 4 倍,本装置在工作中,给水压力为 0.05-0.1Kg/Cm左右,从观察镜观察,海水不 2 溢出加热器管板为宜,。给水量的大小关系到蒸发器中盐水的浓度及水位。如果盐水 浓度过高和水位过高,都会使所造淡水的质量变差,而水位太低又会影响淡水的产量。 当给水量等于蒸发量和排盐量之和时,蒸发器水位保持稳定。如减少给水量,水位降 低,蒸发量也会因加热面积减少而减少,排盐量减少,于是水位降低到某一位置时又 重新稳定,反之增加给水量,水位增高。 2.凝水泵出口应保持一定的正压,但运行过程中要控制凝水水位,凝水水位不合适 时,可适当调节凝水泵出口阀的开度,改变凝水泵的流量予以调节。当装置装有凝水 水位计时,冷凝器疑水水位一般维持在水位计的 1/3~1/2 高度。凝水水位太高,凝水 器中浸设的管束过多,会减少冷凝能力。谈水水位过低,凝水泵的流柱吸高太小,可 能会产生气穴现象,甚至失吸。凝水泵不允许在无水情况下工作,否则轴封可能因发 热而损坏。 3.控制造水量,装置的产水量主要是靠控制加热水的流量来控制的,如果关小旁通 阀 11,增大加热水的流量,则加热水流经蒸发器的温降就会减小,产水量就会增加, 反之,则产水量减小。通常加热水流经蒸发器的温降约为 6~9C。当加热水的进口 温度降低时,可适当增加加热水流量,以保持产水量。 海水的温度对造水量也有影响。当海水温度上升到 30~31C时,往往难以使装 置建立足够的真空度。能采用加大冷却水流量的方法维持真空度,但不能超过额定 流量的 130%,冷却海水流经冷凝器的温升一般不小于 4C。如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 能维持足够的真空,应减小加热水量,降低产水量,维持真空度不致过低,以免沸点 过高,结垢加剧。当海水温度较低时,为了使真空度不致太高,可减小冷却水流量。 另外稍开真空破坏阀,也是减低真空度的简便方法。这时不应加大加热水流量使产水 量超出原有设计值,以致造成盐水沸腾过于剧烈,汽流上升速度过快,使产水含盐量过高。 4 控制真空度,船用蒸发式造水机的蒸发温度(工作时候的温度)控制在 39C~ 45C范围 内,相当于 94%~90%之间。装置的真空度靠控制冷凝器的冷却水流量来控制的,一 般冷却水流量控制在海水温升在 5~6C左右。真空度太低,海水沸点太高,会使结垢 加剧,产水量减少,真空度太高,沸腾过于激烈,会使产水含盐量增加。 (四)停车 l.关闭给水阀 8、抽气管路和抽浓盐水管路上的单向截止阀 6、7。停热水泵,停淡 水泵。 2.停海水泵,关闭海水管路上的截止阀。 3.关闭包括电导仪(盐度计)在内的所有电源开关。 4.开启装置上的线,卸除真空,然后打开装置下部的放世阀 15,将装置 内的海水排净,最后关闭真空破坏阀和放泄阀。 (五)装置的除垢 造水机的除垢,一般用酸洗的方法,用干酸粉、柠檬酸和乙醇酸钠进行清理洗涤。 干酸粉以氨基黄酸为主要成份,并拌有缓蚀剂和指示剂。清洗时,每升水中溶入 0.1Kg的干粉酸,然后注入蒸发器中,溶液的浓度可根据积垢情况适当增减,如能将 溶液加热(不超过 70C),并使使其经蒸发器循环流动,便可加快除垢速度。当水垢 已被溶解而药剂又已耗去 85%以上时,干酸粉溶液的颜色就会由红色变为橙黄,这时 即应将其放出,然后再重新换入新的溶液,直至水垢全部消除,酸洗工作即告完成。 船上还常使用GAMLENXD和ATLASH400 等药剂,其清理洗涤方法与上类同。对于难 清除的CaSO垢,则用 15%(重量)的乙醇酸钠溶液再添加适量的缓蚀剂 Rodine N446,使之经管束循环约 24h,就可有效清洗。 竖管外壁的赃污,用碳酸钠煮洗,碳酸钠溶液浓度控制在 1%左右,碱煮 8h 即 可。 五.思考题 1.减少二次蒸汽夹带海水水滴的方法及减少加热器结垢的方法; 4 2 篇六:膜分离实验报告 膜分离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膜的结构和影响膜分离效果的因素,包括膜材质、压力和流量等。 2.了解膜 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掌握膜组件性能的表征方法。 3. 了解和熟悉超滤膜分离的工艺过程。 二.基础原理 膜分离技术是最近几十年快速地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是以对组分具有选 择性透过功能的人工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薄膜(或无机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侧施 加(或存在)一种或多种推动力,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地优先透过膜,进而达到混合物 的分离,并实现产物的提取、浓缩、纯化等目的的一种新型分离过程。其推动力可以为压力 差(也称跨膜压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膜分离过程有多种,不同的过程所采用的 膜及施加的推动力不同,通常称进料液流侧为膜上游、透过液流侧为膜下游。微滤(mf)、超滤(uf)、纳滤(nf)与反渗透(ro)都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 程,当膜两侧施加一定的压差时,可使一部分溶剂及小于膜孔径的组分透过膜,而微粒、大 分子、盐等被膜截留下来,进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四个过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被分离物粒子或分子的大小和所采用膜的结构与性能。微滤膜 的孔径范围为0.05~10μm,所施加的压力差为0.015~0.2mpa;超滤分离的组分是大分子或 直径不大于0.1μm的微粒,其压差范围约为0.1~0.5mpa;反渗透常被用于截留溶液中的盐 或其他小分子物质,所施加的压差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浓度有关,通常的压差在 2mpa左右,也有高达10mpa的;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为纳滤过程,膜的脱盐率及操作压 力通常比反渗透低,通常用于分离溶液中相对分子质量为几百至几千的物质。 2.1微滤与超滤 微滤过程中,被膜所截留的通常是颗粒性杂质,可将沉积在膜表明上的颗粒层视为滤饼 层,则其实质与常规过滤过程近似。本实验中,以含颗粒的混浊液或悬浮液,经压差推动通 过微滤膜组件,改变不同的料液流量,观察透过液测清液情况。对于超滤,筛分理论被广泛用来分析其分离机理。该理论认为,膜表面具有无数个微孔, 这些实际存在的不同孔径的孔眼像筛子一样,截留住分子直径大于孔径的溶质和颗粒,进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应当指出的是,在有些情况下,孔径大小是物料分离的决定因数;但 对另一些情况,膜材料表面的化学特性却起到了决定性的截留作用。如有些膜的孔径既比溶 剂分子大,又比溶质分子大,本不应具有截留功能,但令人意外的是,它却仍有着非常明显的分 离效果。由此可见,膜的孔径大小和膜表面的化学性质将分别起着不同的截留作用。 2.2膜性能的表征 一般而言,膜组件的性能可用截留率(r)、透过液通量(j)和溶质浓缩倍数(n)来表 示。 r?式中, r-截流率;c0?cp ?100%(1—1)c0 c0-原料液的浓度,kmol/m3; cp-透过液的浓度,kmol/m3。对于不同溶质成分,在膜的正常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工作时候的温度下,截留率不完全一样,因此这也是 工业上选择膜组件的基本信息参数之一。j?式中, j-透过液通量,l/(m2?h) vp (1—2) s?t vp-透过液的体积,l; s -膜面积,m2; t -分离时间,h。 其中,q?vpt ,即透过液的体积流量,在把透过液作为产品侧的某些膜分离过程中(如污水净化、海水淡化等),该值用来表征膜组件的工作上的能力。一般膜组件出厂,均有纯水 通量这个参数,即用日常自来水(显然钙离子、镁离子等成为溶质成分)通过膜组件而得出 的透过液通量。 n?式中, n—溶质浓缩倍数;cr (1—3) cp cr-浓缩液的浓度,kmol/m3; cp -透过液的浓度,kmol/m3。该值比较了浓缩液和透过液的分离程度,在某些以获取浓缩液为产品的膜分离过程中(如 大分子提纯、生物酶浓缩等),是重要的表征参数。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本实验装置均为科研用膜,透过液通量和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均低于工业现场实际使用情况,表1-1膜分离装置主要工艺参数本装置中的超滤孔径可分离分子量5万级别的大分子,医药科研上常用于截留大分子蛋 白质或生物酶。作为演示实验,可选用90ml聚乙二醇加适量水配成的水溶液作为料液进行实 验。 图1-1膜分离流程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超滤膜分离 以自来水为原料,考察料液通过超滤膜后,膜的渗透通量随时间的衰减情况,并考察操 作压力和膜表面流速对渗透通量的影响。操作步骤如下: (1) 放出超滤组件中的保护 液。 (2) 用去离子水清洗加热60度后清洗超滤组件2~3次,时间30分钟。 (3) 在原料液储槽中加入一定量的自来水后,打开低压料液泵回流阀和低压料液泵出 口 阀,打开超滤料液进口阀、超滤清液出口阀和浓液出口阀,则整个超滤单元回路已畅通。 (4) 启动泵至稳定运转后,通过泵出口阀门和超滤馏液出口阀门调节所需要的流量和 压 力,待稳定后每隔10分钟测量一定实验时间内的渗透液体积,做好记录(共6次)。 (5) 调节膜后的压力为0.03mpa,稳定后,测量渗透液的体积,,做好记录。 (6) 依次增加膜后的压力分别为0.04 mpa,0.06 mpa,0.08 mpa,分别测量渗透液的 体 积,做好记录。 (7) 利用用去离子水清洗超滤组件2~3次,时间30分钟。 (8) 加入保护液甲醛溶液于超滤膜组件中,然后密闭系统,避免保护液的损失。 注 意事项 1. 每个单元分离过程前,均应用清水彻底清洗该段回路,才可以进行料液实验。 2. 整 个单元操作结束后,先用清水洗完管路,之后在保护液储槽中配置0.5-1%浓度 的甲醛溶液,经保护液泵逐个将保护液打入各膜组件中,使膜组件浸泡在保护液中。 3. 对于经常使用的膜组件,其吸附杂质较多,或者浓差极化明显,则膜分离性能显著 下降。对于预滤和微滤组件 ,采取更换新内芯的手段;对于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组件, 一般先采取反清洗手段。若反清洗后膜组件仍无法回复分离性能(如基本的截留率显著下降), 则表面膜组件常规使用的寿命已到尽头,需更换新内芯。 五.数据处理与讨论 膜前压力p1=0.12mpa,膜后压力p2=0.04mpa,压力差△p=0.08mpa膜面积0.1/m2 膜前压力p1=0.14mpa,膜后压力p2=0.06mpa,压力差△p=0.08mpa 膜面积0.1/m2 篇二:膜分离实验报告北京化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院(部): 化学与化学工程姓名:xx 学 号: 200811218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 化工0808 同组人员:课程名称: 专业实验 实验名称: 微滤 分离实验 实验日期: 2011.10.17批阅日期: 成 绩: 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析微滤膜分离的主要工艺过程。 2.了解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3.通过微滤膜分离的实验的操作,学会微滤膜过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的流程,提高实 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 膜分离是近数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常规的膜分离是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 的选择性透过膜作为分离介质,在浓度差、压力差或电位差等推动力的作用下,使原料中的 溶质或溶剂选择性地透过膜而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或富集。通常原料一侧称为膜上游,透 过一侧称为膜下游。膜分离法能够适用于液-固(液体中的超细微粒)分离、液-液分离、气- 气分离以及膜反应分离耦合和集成分离技术等方面。其中液-液分离包括水溶液体系、非水溶 液体系、水溶胶体系以及含有微粒的液相体系的分离。不同的膜分离过程所使用的膜不同, 而相应的推动力也不同。目前已经工业化的膜分离过程包括微滤(mf)、反渗透(ro)、纳滤 (nf)、超滤(uf)、渗析(d)、电渗析(ed)、气体分离(gs)和渗透汽化(pv)等,而膜蒸 馏(md)、膜基萃取、膜基吸收、液膜、膜反应器和无机膜的应用等则是目前膜分离技术探讨研究 的热点。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紧凑、工作环境安全、节约能量和化学试剂等优点, 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膜分离方法自出现后不久就很快在海水淡化工程中得到大规模的商 业应用。目前除海水、苦咸水的大规模淡化以及纯水、超纯水的生产外,膜分离技术还在食 品工业、医药工业、生物工程、石油、化学工业、环保工程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表 1 各种膜分离方法的分离范围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是依靠膜的这种多孔过滤材料的拦截性能。用压力做推动力。微滤膜 分离的的分离范围为0.1——10,大多数都用在颗粒物的去处、除菌、澄清、除浊、有用物质的 回收等。下图为微滤膜分离的分离过程原理: 微滤膜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微滤膜分离流程过程最简单,料液通过微滤泵,进入膜分离单元,料液在膜的表面被 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透过液,一部分是截留物,通常来讲,透过液为所需要的产品。 图2 超滤膜分离实验装置流程图 1-料液储罐 2-给料泵 3-保护液储槽1 4-转子流量计5-微滤膜组件 6-转子流量计 7-透过液储槽 四、实验步骤 1.先配置三氯化铁料液,方法如下: 取三氯化铁物料约两克,溶解于1000ml的水中,待完全溶解后用预先配置好的氢氧化钠 溶液滴定至出现棕红色为止,将溶液转移至料液储槽中,并补充水分至储槽的三分之二容积 处,备用。 2.将滤液设备的电源线v的交流电源线.检查所有的阀门,保证阀门1,阀门2,阀门3,阀门4为打开状态(一定要注意到这一 点,否则容易损坏泵),其他阀门均为关闭状态。 4.在原料罐中放入待处理的料液,按下泵开按钮,启动微滤泵。 5.通过调节阀门3,改变系统压力与流量,浓缩液的流量通过流量计计量。 6.过滤后的 产品,通过流量计计量后进入产品罐。 7.当过滤完成时,将调节阀3打开到最大,按下泵停止按钮,关闭微滤泵。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与处理如下:表2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表实验序号 1 2 3 4 5 数据处理示例: vst 48/100020/3600 压力取样体积vs 2 (kg/cm) (ml) 1.4 1.7 2.0 2.3 2.8 48 61 71.5 66 81 取样时间t(s) 20 19.88 19.31 15.25 15.34取样流量vh (l/h) 8.64 11.05 13.33 15.58 19.01取样流量:vh? ??8.64l/h 以压力为纵坐标,流量为横坐标,作图如下:结果分析:由图能够准确的看出,随着压力逐渐升高,流量也逐渐升高。在一些范围内,压力 与流量成直线关系。篇三:膜分离实验报告院(系) 生化系 年级10级 专业制药工程姓名学号 课程名称 专业实验 实验日期 2013年5 月 日 实验地点 3l216指导老师 胡建明、周群贵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的基础原理,微滤、超滤及纳滤系统的结构及基本操作。 (2).了解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操作的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对脱盐效果的 影响。 (3).学会测量水渗透通量和水渗透系数;测定纯水渗透通量与操作压力的变化关系; 测定盐的脱除率与操作压力的变化关系。 二、 实验原理 膜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薄膜来选择过滤进料而达到分离的目 的。 (1).脱盐率(截留率)r表示膜脱除(截留)盐的性能cf:被分离的主体溶液浓度cp:透过液浓度 (2).分离系统 三、 实验装置与设备材料纳滤、超滤、反渗透膜选用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生产的tw、nf型膜,采取不锈钢能承受压力的容器。 实验装置为湘潭祺润公司和胡大实验仪器长生产。 四、 实验步骤 1、 试机接上220v电源,启动观察判断泵的转向是不是正常 2、 开机准备 检查所有阀门是不是正常。 3、 向原水中加入足够量的硫酸钠的水溶液,浓度为0.5g/l左右。 4、 启动水泵,缓慢将操作压力升至指定值以保护膜延长膜的常规使用的寿命。 5、 通过调节水回收率,实现在不同操作压力下工作,记录各个操作压力下的出水电导 率和流量。 6、 实验完毕,按停机按钮,最后关闭电源。 五、 数据记录与整理 见下图篇四:膜分离实验报告 膜分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膜分离工艺的原理、设备及流程。 2.掌握ro、nf的适合使用的范围和对象。 二、实验原理 1.反渗透(ro) 反渗透膜的孔径在0.1-1nm之间。反渗透技术是利用高压液体的高压作用,克服渗透膜 的渗透压,使溶液中水分子逆方向渗透过渗透膜到达离子浓度较低的一端,进而达到去除溶 液中大部分离子的目的。 为避免被截留下来的其他离子越积越多而堵塞ro膜,往往采用动态的方法来进行反渗 透,即在进行反渗透的同时,利用一股液体流连续冲刷膜表面的截留物,以保持反渗透膜表 面始终拥有非常良好的通透性。因此,反渗透净水设备的出水有两股,一股为透过液(淡水),一股为 截留液(浓水)。 实验采用nacl、mgso4溶液进行实验,用在线电导仪测定进水、“淡水”和“浓水”的电 导率变化,表示反渗透膜的处理效果。 图1 反渗透(ro)示意图 2.纳滤(nf) 纳滤膜的孔径范围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纳滤技术是从反渗透中派生出来的一种 膜分离技术,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一般认为,纳滤膜存在纳米级的细孔, 可以截留95%的最小分子约为1nm的物质。 纳滤膜的特点在于:较低的渗透压和较高的膜通透性,因此,可以节能;通过纳滤膜的 渗透作用,可以去除多价的离子,保留部分低价的对身体有好处的矿物离子。 为避免被截留下来的其他离子越积越多而堵塞nf膜,同样采用动态的方法来进行纳滤, 即在进行纳滤的同时,利用一股液体流连续冲刷膜表面的截留物,以保持纳滤膜表面始终具 有良好的通透性。因此,纳滤设备的出水也有两股,一股为透过液(淡水),一股为截留液(浓 水)。 实验采用nacl、mgso4溶液进行实验,用在线电导仪测定进水、“淡水”和“浓水”的电 篇七:膜分离实验报告 膜分离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膜的结构和影响膜分离效果的因素,包括膜材质、压力和流量等。 2.了解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掌握膜组件性能的表征方法。 3. 了解和熟悉超滤膜分离的工艺过程。 二.基础原理 膜分离技术是最近几十年快速地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是以对组分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人工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薄膜(或无机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侧施加(或存在)一种或多种推动力,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地优先透过膜,进而达到混合物的分离,并实现产物的提取、浓缩、纯化等目的的一种新型分离过程。其推动力可以为压力差(也称跨膜压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膜分离过程有多种,不同的过程所采用的膜及施加的推动力不同,通常称进料液流侧为膜上游、透过液流侧为膜下游。 微滤(MF)、超滤(UF)、纳滤(NF)与反渗透(RO)都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当膜两侧施加一定的压差时,可使一部分溶剂及小于膜孔径的组分透过膜,而微粒、大分子、盐等被膜截留下来,进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四个过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被分离物粒子或分子的大小和所采用膜的结构与性能。微滤膜的孔径范围为0.05~10μm,所施加的压力差为0.015~0.2MPa;超滤分离的组分是大分子或直径不大于0.1μm的微粒,其压差范围约为0.1???0.5MPa;反渗透常被用于截留溶液中的盐或其他小分子物质,所施加的压差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浓度有关,通常的压差在2MPa左右,也有高达10MPa的;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为纳滤过程,膜的脱盐率及操作压力通常比反渗透低,通常用于分离溶液中相对分子质量为几百至几千的物质。 2.1微滤与超滤 微滤过程中,被膜所截留的通常是颗粒性杂质,可将沉积在膜表明上的颗粒层视为滤饼层,则其实质与常规过滤过程近似。本实验中,以含颗粒的混浊液或悬浮液,经压差推动通过微滤膜组件,改变不同的料液流量,观察透过液测清液情况。 对于超滤,筛分理论被广泛用来分析其分离机理。该理论认为,膜表面具有无数个微孔,这些实际存在的不同孔径的孔眼像筛子一样,截留住分子直径大于孔径的溶质和颗粒,从而 达到分离的目的。应当指出的是,在有些情况下,孔径大小是物料分离的决定因数;但对另一些情况,膜材料表面的化学特性却起到了决定性的截留作用。如有些膜的孔径既比溶剂分子大,又比溶质分子大,本不应具有截留功能,但令人意外的是,它却仍有着非常明显的分离效果。由此可见,膜的孔径大小和膜表面的化学性质将分别起着不同的截留作用。 2.2膜性能的表征 一般而言,膜组件的性能可用截留率(R)、透过液通量(J)和溶质浓缩倍数(N)来表示。 R?式中, R-截流率; c0?cP ?100%(1—1) c0 c0-原料液的浓度,kmol/m3; cP-透过液的浓度,kmol/m3。 对于不同溶质成分,在膜的正常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工作时候的温度下,截留率不完全一样,因此这也是工业上选择膜组件的基本信息参数之一。 J?式中, J-透过液通量,L/(m2?h) VP (1—2) S?t VP-透过液的体积,L; S -膜面积,m2; t -分离时间,h。 其中,Q? Vpt ,即透过液的体积流量,在把透过液作为产品侧的某些膜分离过程中(如 污水净化、海水淡化等),该值用来表征膜组件的工作上的能力。一般膜组件出厂,均有纯水通量这个参数,即用日常自来水(显然钙离子、镁离子等成为溶质成分)通过膜组件而得出的透过液通量。 N?式中, N—溶质浓缩倍数; cR (1—3) cP cR-浓缩液的浓度,kmol/m3; cP -透过液的浓度,kmol/m3。 该值比较了浓缩液和透过液的分离程度,在某些以获取浓缩液为产品的膜分离过程中(如大分子提纯、生物酶浓缩等),是重要的表征参数。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本实验装置均为科研用膜,透过液通量和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均低于工业现场实际使用情况, 表1-1膜分离装置主要工艺参数 本装置中的超滤孔径可分离分子量5万级别的大分子,医药科研上常用于截留大分子蛋白质或生物酶。作为演示实验,可选用90ml聚乙二醇加适量水配成的水溶液作为料液进行实验。 图1-1膜分离流程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超滤膜分离 以自来水为原料,考察料液通过超滤膜后,膜的渗透通量随时间的衰减情况,并考察操作压力和膜表面流速对渗透通量的影响。操作步骤如下: (1) 放出超滤组件中的保护液。 (2) 用去离子水清洗加热60度后清洗超滤组件2~3次,时间30分钟。 (3) 在原料液储槽中加入一定量的自来水后,打开低压料液泵回流阀和低压料液泵出口 阀,打开超滤料液进口阀、超滤清液出口阀和浓液出口阀,则整个超滤单元回路已畅通。 (4) 启动泵至稳定运转后,通过泵出口阀门和超滤馏液出口阀门调节所需要的流量和压 力,待稳定后每隔10分钟测量一定实验时间内的渗透液体积,做好记录(共6次)。 (5) 调节膜后的压力为0.03MPa,稳定后,测量渗透液的体积,,做好记录。 (6) 依次增加膜后的压力分别为0.04 MPa,0.06 MPa,0.08 MPa,分别测量渗透液的体 积,做好记录。 (7) 利用用去离子水清洗超滤组件2~3次,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版权所有 © 安博|电竞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